汉文传世久 胞波情谊长
——记缅甸曼德勒育才学校李宏保校长
文/心愉
前几天忽然接到侨居缅甸的老友文华老师发来信息,说他们曼德勒育才学校李宏保校长带领学校部分老师前来昆明交流学习,因同在《彩云文萃》文学社,为友已久,想抽空聊聊。早先就听他提起过李校长,心想,好啊!古人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何况心愉!
已知李宏保校长一行于10月31日就到达昆明了,一是忙于工作,二是想到他们也在学习,等大家都有空再去拜访吧?不知不觉已快半月了。趁着周末,匆匆前往。
据资料得知:缅甸现有华侨约250 万人口,主要分布在仰光、曼德勒、勃生、毛淡棉等主要城市。华侨中以云南籍为多,福建籍次之,广东籍位居第三。闽、粤籍华侨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地区,缅北地区则以滇籍华人华侨为主。上世纪50-60年代初,中缅两国关系密切,两国社会发展亦欣欣向荣,使得缅甸境内的华文学校已接近300所。1965 年缅甸政府颁布了《私立学校国有化条例》,将全缅甸近300 所华文学校全部收归国有,并按缅甸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这实质上是在中小学课程里取缔了汉语教学,使得缅甸华文教育受到重创。
此后直到20世纪80 年代末,缅甸汉语教学转入艰难阶段。华人华侨以举办宗教学校之名行华文教育,兴办了一批孔教学校、佛经学校。进入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随着中缅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和中国加大对海外华文教育、汉语教学的支持力度,缅甸的华文教育逐步恢复并得到空前发展。
李校长介绍说:缅甸曼德勒育才学校,是一所封闭式的寄宿制学校,学生来自缅甸各地。学校除了办中文班外,还有缅文、英文补习部。由于学生来自缅北各地,他们不懂缅文,在这种情况下,有这样的学校,确实解决了不少相关需求。学校教材以前是台湾版,现在是大陆版。课本除了外来的教科书外,育才学校还在李宏保校长的带领下,自己翻译了缅甸简史和缅甸地理等。李校长还说:现在是信息时代,缅甸相对来说要延后些,这无疑对侨居于缅甸的华人孩子来说,是不利于发展的,所以育才学校目前也是很注重信息课的,可在设备维护方面,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才,这他正在努力中......
缅甸华侨华人对中共“十九大”,满怀关注,他们在第一时间便把“十九大”的相关内容,翻译成缅文,以供在缅的华侨华人阅读。李宏保校长还说:“十九大开辟了中国的一个新纪元!国强则民富,党强则国兴,十三亿中国人期待民族的复兴、强盛。数千万海外华人期待祖(籍)国的繁荣、富強。衷心地祝福中国全体人民在习主席的带领下,让中华民族走向一个新时代的高峰。”
李宏保校长一行到达昆明后,他们拜访省委会机关。与省委会巡视员骆瑞麟、秘书长杨萍等领导举行了亲切的座谈交流。骆瑞麟巡视员对李宏保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向李宏保一行介绍了中国致公党的悠久历史以及“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优良传统。致公党云南省委历来重视发展与在缅华人华侨团体的传统友谊,曾多次访问缅甸,并与缅甸仰光、曼德勒、东枝、腊戌地区的华人华侨团体保持着良好的传统友谊。李宏保校长说:“中缅两国具有源远流长的胞波情谊,双方都十分珍惜睦邻友好、互助发展的大好环境,社会各阶层了解对方、密切交流的愿望也非常强烈。缅甸华人华侨是滇缅合作的重要桥梁,也是中缅友谊的使者。希望双方今后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发展缅甸华文教育方面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与合作。”
之后李宏保校长一行相继拜访了云南省海外华文文华教育中心主任胡恒富老师,昆明华文学校校长张明军老师,云南省侨办陈增国老师等。
图为省委会巡视员骆瑞麟与李宏保校长们亲切座谈交流
图为图为省委会巡视员骆瑞麟及同事与李宏保校长一行合影
图为李宏保校长、云南省海外华文文化教育中心主任胡恒富、昆明华文学校校长张明军
图为李宏保校长一行在昆明理工大学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学校